? 写人说事,细节是个宝-文秘在线-好文案网

写人说事,细节是个宝

发布日期:2023-06-10 15:55:23 浏览次数:395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报道的标题想不起来了、内容也记了个大概,但其中有的细节却至今难忘。为何会有这种情形呢?这是细节的魅力使然。

一、用细节把人物写活了

      近读两篇文章,对作者行文时善用细节来写人说事,留下深刻印象。一篇是“外祖父张友鸾”的文章,里面用了一些细节来写人物——比如写张老与友人的情谊与幽默,文中写道:“一次人文社同仁都拿了稿费,其中聂绀弩润资稍丰,大家相约其马凯餐厅聚会。聂绀弩走在前面,一脚迈进饭店门槛,回头对身后的外祖父说,今天张老请客。外祖父不假思索,随口笑答,先入为主嘛。聂绀弩大笑,只好买单。”写文革中张老生活:“运动以来,原本给香港报纸的文章不能再写,本拟付梓的《中国寓言选》也夭折了......无奈翻出徐悲鸿画的八哥一幅典了50元钱。”“1969年除夕,我到外祖父母家看看,进得家来,桌上杯盘已列,却无菜肴。只见外祖父在屋檐下的煤炉前,兴致勃勃地炮制着一小锅干菜烧肉。”以上所写,都是用细节来说话,没有一点概述的话,比如说外祖父在文革中日子不好过,实在没办法典张名画换成钱勉强度日等等。如果那样写了反倒没有了吸引力。

      记者在文中写道:“2007年8月,已是3家公司董事长的蒋乙嘉回到家乡,将积攒的1000多万元投入村道建设、水利改造、撂荒地整理,还在村里建起了4000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医疗室、农家书屋、爱心超市、党员活动室一应俱全。为发展产业,他甚至卖掉了北京和长春的两套房子。”这一段文字披露出几个实料:“2007年8月,已是3家公司董事长的蒋乙嘉回到家乡,将积攒的1000多万元投入村道建设。”“为发展产业,他甚至卖掉了北京和长春的两套房子。”拱市村位于川中丘陵地区,常年缺水,人多地少,缺吃少穿。人们冬天光着脚板走泥巴路,是蒋乙嘉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为家乡修条路,不让父老乡亲赤脚蹚那烂泥路。”蒋乙嘉回到家乡就先干这件事儿。修路需要不少钱,这些钱从哪儿来呢?记者上面写的细节和实料,回答了这个问题,令人信服。有些记者也写过类似修路的报道,但总是以记者的口吻一带而过,如有的写道:XXX回村后就带领大家先修路,白天他和大伙儿一起干活,晚上还要盘算着第二天的活计儿……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这条公路终于修好了。以上写法并无不可,但总让人觉得“虚”、“不解渴”。而写蒋乙嘉修路的报道,则写得实在、具体。

二、能形象就不要抽象

      不少记者都体会到,写稿时善用细节是个宝。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细节能给人具象的东西,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诚如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所说:“作者要懂得为读者节约脑力,人的大脑天生就比较容易记住生动的画面,能形象就不要抽象,以此体现画面感。”可有些媒体上一些写人物的通讯,给人形象的东西少,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而用概述的形式比较多。这种写法就违背了“写作是为给人看”的初衷。

      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采访不深入、未收集到细节;二是写作时不会运用细节。其实,收集细节、运用细节也是一门功夫。据笔者所知,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有不少这方面的高手。他们通过多次采访,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然后静下心来对材料进行反复核实、挑选工作。有时看上去用了不少时间,但拿出来的细节确实不一般。作为年轻的记者当很好地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生活本身是生动具体的,那么来自生活的新闻作品也应该是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把稿子写得更生动些、鲜活些!


                                      文秘在线网---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文秘服务,专业原创定制各类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