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怎么修改更有效?
发布日期:2022-09-16 14:38:00 浏览次数:629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今天说说修改稿子的事儿。
一般来说,应从4个方面进行修改。
1、修订观点
即要检查在思想内容方面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所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是否清楚明确,是否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
因为思想观点是文稿的灵魂和统帅,观点站不住脚,整个文稿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而要以极大的努力反复推敲,精心审核。
2、增删材料
在材料的使用方面,着重检查其是否符合文件的特殊要求;是否能有力地表现主旨;是否事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看材料的来源,是撰写者亲自调查而得,还是从其他文件上摘引的,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应认真核对一遍,做到准确无误。
其次要看材料的价值,即这一材料的使用,是否必要?删掉有没有影响?
再次,要认真检查材料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等是否准确无误,特别是文件中要肯定或否定的单位或个人,更应如此。
最后,还要看材料是否与思想观点达到有机的统一,即材料是否恰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如此等等,都要认真考虑。 鉴于此,在修改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对那些基本可靠但不够充实完善的材料加以补充或调整,对那些没有确切把握而又限于时间和条件难以查证的,干脆将其撤下,切不可随意“凑合”。
3、调整结构
主要看全篇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自然、严谨,包括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适宜,开头、主体和结尾是否贯通,标题排列是否美观得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和照应是否自然、顺畅。
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格式
包括文种的使用格式以及构成公文各要素的编排方式。
主要表现在对文种的混淆滥用上,较为突出的就是“报告”和“请示”不分,“决定”“通报”混淆。
②层次
在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上,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需要分段的,应紧紧围绕主旨表达的需要,予以合理的安排,使前后文气畅通。
③引申
引申发挥一定要坚持服务于主旨的原则,切忌随心所欲,信笔由“缰”。
4、推敲语言
在对语言的修改方面,做到如下几点∶
①规范
公文所涉及的有关专用名词、数字、简称、时间等的表达要规范。
专用名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用全称,人名要写全称,不能只写姓不写名,如有必要,还应在姓名之前冠以职务。
对于时间的表述应注意∶第一,要用具体日期,尽量避免使用时间代名词,如“昨天”“今天”“明天”“本月”“去年”等。第二,年份不得随意省略。如“2016年”不能省称“16年”,以免时间久远造成混乱。第三,草拟公文引用旧资料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核实其中的日期,以免失实。第四,“星期几”一律使用汉字数码,如“星期五”,不能写成“星期5”。
对于数字的表述应注意∶一是倍数。增加时,要注意将除原数外的增加数和增加后的和数表述准确,如“增加”“上升”“提高”“扩大”“增长”等词后面附带“到”“至”“为”字,是用以说明加上增加数的和数;附带“了”或不带“了”字,则不包括本数在内。二是“以上”和“以下”。按习惯,“以上”和“以下”等词与其前面的数字连用,应包括本数在内,如“十人以上”含“十人”,“百人以下”含“百人”。如果“以上”“以下”连用,则应将本数特别标出,以免产生歧义。
②得体
文稿的内容、语气要与其单位的地位相称,用语要与作者的身份、读者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客观环境和谐一致。
要根据各自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合理选择,做到恰当得体。例如,报请性文体,用语要平和、委婉、谦恭、讲究礼貌,其结尾语用“请”“给予指示”等,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重。
③通俗
首先,应注意不用文白夹杂的词句。
其次,不要为“赶时髦”而硬造词语,如“采取了立体交叉式谈心活动的方式”,读之令人迷惑不解。
最后,不要乱用修饰语。例如,“麦苗正蜕变出油油的绿意”,貌似形象生动,实则词不达意。
④得当
主要指这样三方面∶
一要准确使用概念。有些概念意义极其相近,必须认真加以辨析,不能混用,如“遇险”和“遇难”,“免职”和“解职”。
二要正确运用判断,如“××站发生爆炸事件”,不能说成“××站爆炸事件”。
三是要合乎逻辑,即要恰当地运用逻辑知识,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交叉包容,也不能自相矛盾。
5、一些经验
①稍后再改
初稿写成后,不宜立即着手修改,应过段时间再修改。
因为脱离了拟稿情景,更容易从旁观者角度看初稿,问题也容易被发现。
②朗读修改
经验告诉我们∶潜伏于笔下的文病,看时不见,读时现。
语言的连贯性怎样,放到口头去,最容易辨别出来。
③请教修改
虚心向别人求教,请别人指点迷津,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上一篇:怎样才能做到文稿的“简”“繁”适度
- 下一篇:新闻稿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