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章怎么写!把握这5个字就齐活
发布日期:2022-09-16 14:05:31 浏览次数:512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评作为一种新兴文体,越来越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且已成为新闻评论大花园里一朵亮眼的奇葩。那么,如何才能写好网评文章?在老笔头看来,须念好“五字经”:
一、立意“新”
就是要以“剖石为玉,淘沙见金”的精神,善于从寻常中发现非常,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不人云亦云,不拾人牙慧,力求“在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收到“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的效果。
比如,有篇题为《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长》的网评文章,是这样写的:
“从小小树苗到参天大树,除开适宜生长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把根深深扎在土壤里,向下扎得越深,汲取的养分就越多,向上生长得就越茂盛。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俯下身心时起而行之,在沉到一线中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向下扎根之时努力向上成长。”
这篇网评,巧妙地从树木生长的规律切入,进而阐述了年轻干部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俯下身心时起而行之,在沉到一线中勇挑重担,才能健康成长的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使得文章的立意更加高远、新颖。
二、观点“明”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精神。就网评文章而言,其本质就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亮明观点、阐述观点更为重要,必须做到“以一言而立骨”。通俗地说,就是要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批评什么,毫不含糊地讲清楚、道明白,说透彻。如果观点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就如同衣服没领、渔网没纲,让人抓不住重点,得不到要领,文章就失去了其意义。
比如,有篇题为《把群众“评价分”作为干部“考核分》的网评文章,是这样写的: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观不是“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而是以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为导向。
树立以群众评判作为干部政绩好不好的导向,把群众的“评价分”作为干部“考核分”的导向,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政绩考核的“度量衡”,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指标就设定什么、就考什么,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防止考察失真、用人失误。
这篇网评,在标题中就直接亮明观点,随后层层递进作以具体阐述,让人感到认同、信服。
三、标题“亮”
在快餐化阅读的当下,文章的标题亮不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点击率。因此,在网评文章标题的拟制中,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接待等多种修辞手法,别出机杼地对主旨观点和核心内容作以归纳提炼,力求抓人眼球、引人入胜,让人产生一睹为快、一探究竟的欲望。
比如,有篇题为《处理好“线”与“针”的关系》的网评文章,是这样写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用好基层这根“针”,先得统筹好上面的“千条线”。给基层减负是自上而下的工作,关键在上层,上级部门要切实端正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科学筹划工作。在标准要求上,量身定制不搞“一般粗”;在时间安排上,灵活调整不搞“一张表”;在实施方法上,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防止和克服经验式、粗放式做法,同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展开检查考核,从根本上避免“蒙眼决策”“坐而论道”等问题。只有把上面的“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基层的“穿针引线”才能顺利流畅、有力有序。
这篇网评,标题巧妙使用比喻手法,将上级机关比作“线”,把基层单位比作“针”,然后阐述如何统筹好上面的“千条线”,更有利于基层“穿针引线”,鲜活生动,通俗易懂,使人心头一颤、过目难忘。
四、篇幅“短”
就常规而言,评论类文章一般篇幅比较短。网评亦是如此。要网络化阅读的特点,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地说事论理,力求用最短的篇幅和最少的文字,把观点摆清道明,把道理讲清说透,切忌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尤其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只能阐述一个观点,必须主题聚焦,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旁逸斜出,顾左右而言其他。这方面,不再举例,可以自行在网上找相关文章阅读。
五、语言“活”
不同于通讯报道或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那样灵活多样,评论文章核心在说理、讲理、论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得板起面孔说教。网评文章要想吸引人,激发读者的兴趣,获得更高的点击率、点赞率,就是要通过贴切传神、活泼有趣的笔法和语言,鲜活生动地描绘客观事物,深入浅出阐释规律真理,做到通俗易懂不晦涩、新颖形象不枯燥、情理交融不生硬、娓娓道来不做作,使使之更有吸引力、感染力、鼓动力。
比如,有篇题为《让“一码通行”变“立马通行”》的网评文章中,就是这样写的:
跨地区互通互认,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然而,在“健康码”的应用上,一些地方存在“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现象,这种“数据孤岛”的存在极大地浪费了现有的数据资源。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行政效能和协同管理能力,在“健康码”互认工作中本着务实便民、化繁为简的思路,避免基层管理中为了规避风险片面“一刀切”“机械化”,造成“有码不认”“层层加码”等现象,找准“一码通行”着力点,推动“健康码”全国互认,才能真正做到防疫和出行“两相宜”。
这篇网评,使用“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数据孤岛”“一刀切”“机械化”“有码不认”“层层加码”等生活化的口语,使得文字非常鲜活,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 上一篇:领导让写一个材料,但是没有具体要求,怎么写?
- 下一篇:如何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